浅谈中日企业文化
发布时间:2014-07-21 17:18
本文是陈斌总裁在2003年中国成长企业百强评选与第六届成长企业CEO峰会上与中日经济界政府官员、资深专家、企业家现场交流时的发言辑录。
与会人士有:日本驻华使馆的经济参赞千叶明,北京康得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钟玉先生,唐山曙光集团的董事长张春来,威尼斯城网站的总裁陈斌先生,三渔泵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戴喜东先生,当代经理人专栏作家、人力资源专家高贤峰教授。
刚才三位(编者按:指千叶明、钟玉、张春来)已经谈了很多,我接着阐述一下我的观点。主要谈谈对刚才千叶明先生观点的一点看法。千叶明先生是日本人,对日本企业的研究比我们研究得更深刻。他对日本企业文化总结了三条:第一是终身雇佣,第二叫员工序列,第三为现成管理。这是非常准确的。
我认为,实际上是,中日文化是大的体系下小的分支。大体系是什么?儒家文化。终身雇佣就体现了我们传统的观念,从一而终,——实际上这是东方文化的表现。就这一点而言,中国和日本完全相同。大家都知道,日本以前是中国的附属国,曾经几次到中国学习。但后来在西方炮舰的威胁之下,日本剔除了中国文化中的消极部分,对自身进行了变革。这个变革是非常有名的,叫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迅速发展它的经济,发展它的军事,国力逐渐强大。中国也有变革,即戊戌变法,但却是一个失败的变革。这个失败导致了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经济包括印度经济的衰落,东方各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掠夺的对象,成为西方经济快速成长的铺路石。1949年之后,共产党夺得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实行的也是跟日本差不多的终身雇佣和员工序列。虽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受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目前已成为一种共识,但我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共产党的潜在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说,中日文化有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
东方的落后,西方的发达,其根源实际上是东西各国民族文化的不同。企业文化仅仅是民族文化一个单元。民族文化不同,社会发展的道路也不同,企业文化也会不同。看看中国,中国资本主义没发展起来,从封建主义很快就进入了社会主义,中间有很少的资本主义痕迹。那是因为中国的封建主义制度十分完备,铜墙铁壁似的,阻挠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同样,也是受传统文化中爱国、民本等思想的影响,中国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把报效国家、回报社会作为企业的发展理念。
日本的企业文化,也同样离不开它的民族文化。日本的民族文化中最显著的是什么?团结。作为一个岛国人,如果没有团队精神是没办法生存的,必须依靠团队。从进化角度来讲,猿没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惟一能抵御外强的只有团结一致。于是,我们所到看的便是,日本企业的员工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忠诚。他们对事业,对公司,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有强烈的负责心。这是日本经济得以腾飞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文化催生出了曾经令全球瞩目的日本经济,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目前形势下的中国企业学习。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形态的巨大变革,外来的西方文化又迅速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把中国经济推进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中国企业界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终身主义已经过剩,所有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想成为一个企业家,成为一个最伟大的企业家,把企业做得如何如何优秀、成功,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好的,但光有想法还不够,还得行动。光行动也还不够,还得有正确的行动才会有好的结果。不知如何行动该怎么办?向优秀企业学习。日本企业有很多东西,比如忠诚,比如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当然,任何外来的东西都有个精华与糟粕。我在学习日本先进企业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剔除其中的消极成分。正是因为这些消极成分,把日本经济推进现在这样一个低迷、萎缩的泥潭。刚才几位所说的日本企业的终身制、等级制及其导致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都应是我们摒弃的。这一点,在座诸位看法都相同。
最后,我要补充说一点,企业文化这几年突然升温,成为企业家热门的话题,这表明我们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正积极探索其中的规律,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其实,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化,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存在。我们应该认真探究这个问题。刚才张总说,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转化而来的,老板影响整个企业的文化构成,这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说法。对此我有深刻体会。希望集团的企业文化应该说很有特色,生命力也旺盛。我们有很多有个性的东西,比如,我们的“诚实做人,精明做事”,我们倡导的“做小事不做大事”,我们“实业报国,永创第一”的核心理念,等等,都体现了这个特点。这个文化体系的价值取向是如何来的呢?天上掉下来的?拍脑袋想出来的?都不是。那是从希望集团的四个领军人物身上辐射出来的。刘永言和他的兄弟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踏实、沉稳、诚信、抱负远大、责任感强等个人魅力。希望集团的核心文化,都深深地打上了刘氏兄弟的个人烙印。
正因为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转化而来的,我们的企业家,一定要注意对自身严格要求,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个人形象。因为,企业里所有的眼睛都盯着你呢,你的所作所为,哪怕一件很小的事,都可能影响到你的企业文化之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