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叠溪

发布时间:2021-07-28 16:47


叠溪,海子怀抱沉睡的千年古城  

                  ——逸风

  80多年前,叠溪沉没于岷江海子,称之为“东方庞贝古城”,始终吸引着世界各国游人的目光。站在岷江岸边,眺望叠溪海子,在高原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五彩斑斓,宛如岷江上一串珍珠。深浅不一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着各种色彩,或蓝如宝石,或绿如翡翠,遍山花木装点着湖岸,十分妖娆。海子中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打破宁静的湖面。若是深秋,两岸红叶似火焰般燃烧,洁白的雪山倒映在海子中,那种梦幻般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然而,在这幅美丽图画里,却藏着令人唏嘘的历史悲剧……

前世印记

  叠溪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是岷江中游的一个著名集镇,叠溪镇旁边就是著名的叠溪海子。海子,是当地羌族人对在高山峡谷中形成的湖泊的称呼。

  叠溪古城在汉代之前就形成集镇,据《茂州志》记载:汉元鼎(公元前116年)中开梁太守萧纪于旧县置铁州。周(公元557年)改为翼针县,后置翼针郡。隋开皇初(公元581年)废翼针郡,属汶山郡。大业三年(公元608年)改置利山镇。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4年)移治七星城(今茂县南新)。咸亨二年(公元671年)移州治。五代后汉天福年间(公元947年)为蚕陵县。宋乾德初(公元963年)复称翼州。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87年)改置叠溪千户所。清顺治初(公元1644年)称叠溪营,设游击驻防,辖七珠寨、大姓、松坪诸地。民国设叠溪区,归茂县管辖。

  叠溪镇建城历史远在茂县建城之先,据《茂州志》记载:唐贞观时(公元627年)筑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8年)御使大夫丁玉(平羌将军)命指挥童胜重建叠溪城墙,城墙高一丈,周围三百九十丈,建有四座城门。景泰初年(公元1450年)又将叠溪城墙加高加固,城墙高达高二丈五尺,周围七里三分(一千三百一十丈),城门改为三个。成化年间(公元1465至1487年)重修。至此叠溪古城基本定型,清时只是对城墙和城门洞进行了维修。

  地震前,叠溪城是一个斜四边形,地势为西南向低,北东向高的一斜坡,城墙由片石和土砌成,城门洞与月城用大青砖砌成。墙内填土。北、东、南三面有城门,城西外是悬崖故没有城门。北城门是由月城和主城组成,月城为内月城,共有城门洞两个。东城门由外月城与主城门组成。叠溪城中仅有一条主要街道,房屋两百多间,还建有玉津楼、祈雨台等建筑物。叠溪地处藏羌民族地区,但长期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城内的民居和庙宇等建筑物既有藏羌民族特点,又有汉族建筑的色彩。城内居民有1000余人,加上驻军和来往商旅客人,约有2000人左右。

  叠溪古城自古就是军事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均在此地驻有兵马。唐时杨贵妃的祖父杨令本就曾在此驻防,在维州(今属汶川)守城之役中殉职,受到朝庭嘉奖,杨氏一族才得以迁居当时的导江县(今都江堰聚源镇)。地震前,民国政府在叠溪也设有保安队,营房就在城内一座四合院内,院中间的大坝是操练的地方。这里以前还是有名的“松茂古道”的必经之路和驿站,扼西进阿坝松潘、甘肃、青海和南下灌州、成都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松茂古道又被称为“南方的丝绸之路”,起自灌县(今都江堰),经茂县到达松潘,全长700余里。这一段古道曾经是繁华的商贸古道,古时众多商家用骡马和人力背夫从藏区运出毛皮、茶叶、山货和药材,然后在灌县西街换回藏区老百姓的生活用品,如粮食、盐巴、布匹、铁器、铜器和玉器等。因其所用交通工具多为骡马,经营货物多为茶叶、盐巴,所以,松茂古道又名“茶马古道”,是我国西南地区通往藏区的唯一商贸通道,且西出陕甘,连接古丝绸之路,所以又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叠溪大地震不仅将一座千年古城埋入海子中,还毁坏了松茂古道灌县至茂汶长达三百余里的交通要道,尤其是叠溪、观音崖、沙湾一段悬崖古栈道,路基全被破坏,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商旅裹足,行人绝迹。松茂古道中断后,商旅行人只得改走松潘东路,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雪宝顶大雪山,经黄龙镇、小河镇,过木瓜墩铁索桥到达平武县城,再沿涪江而下,经江油、绵阳、德阳、广汉到成都,而松潘至平武一段是崇山峻岭中的羊肠小道,平均海拔4400米以上,一边是悬崖,峭壁千仞,一边是河流,江水湍急,路途极为艰险。叠溪一线由于人迹罕至,日渐荒凉。

  海子下面藏着一座古城,叠溪古城。1933年8月25日下午3时52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在位于四川阿坝州的茂汶县爆发,震中就在茂汶县的叠溪古城,强度7.5级,烈度10度。几分钟的时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短短几分钟时间,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就被推入岷江河谷。这次大地震,导致叠溪古城、沙湾、较场坝、猴儿寨、龙池及附近的21个羌寨全部毁灭,另有13个羌寨房屋悉数垮塌。据统计,这次大地震总计死亡6865人,受伤1925人。

  这次大地震史称“叠溪大地震”,大地震致使岷江河谷两岸,山峰崩塌,滚滚而下的泥石壅塞岷江河道,岷江河谷顿时被截成若干段,河道断流,在叠溪、银屏崖、大桥、松坪沟、鱼儿寨等处积水形成大小十余处堰塞湖,当地羌民称之海子。时值岷江流域连日大雨,积水倒流,至沙湾以北十多公里内变成一片泽国,村寨、农田悉数被淹。

  由于连日大雨,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水越积越多,到10月9日傍晚,堰塞湖“叠溪海子”不堪逐日上升的水位的压力而溃决,滔天洪水沿岷江奔涌而下,10月10日凌晨3时左右到达灌县(今都江堰市)境内,岷江沿岸村镇遭受灭顶之灾。灌县都江堰内、外江水没堤岸,渠首工程,防洪提坝荡然无存,沿河两岸的桥梁、房屋、农田全部被淹。韩家坝、安澜桥、鱼嘴、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等均遭重创,灌县(今都江堰市)城区的天乙街、塔子坝、农潭湾、安顺桥一带尽成泽国。笔者幼时曾听经历过那次叠溪大地震和叠溪溃决大洪水的老人们讲,洪水冲出岷江峡谷到达灌县时,浪高数丈,浊浪排空,呼啸而来,响声震天,所到之处,扫荡一空。

  当一切复归平静之后 ,叠溪从地图上消失了……

今生美好

  一场大地震毁掉了一座千年古城。几十年之后,岷江上因大地震而形成的堰塞湖却变成了岷江上一串美丽的海子,最著名的就是叠溪附近的上海子和下海子。上海子长约10余公里,最宽处600多米,最深处80多米。海子风光旖旎,经过八十多年的生态恢复,这里已经成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著名旅游景区。更让人念念不忘的是已经消失了的叠溪古城,只要到达叠溪,那里的人都会给告诉你,海子下面就是叠溪古城。你若不信,他们就会指着海子对你说,只要天气晴好,你就看得见水底的房檐檐角,还有城墙雉碟的影子。

  据地震专家介绍说,叠溪海子的坝高约100多米,相当于35层的楼房高度,如此巨大的山体崩塌倾覆,怎么会有完整的房屋和城墙存在呢。事实上,在大地震中,叠溪古城早已随着崩塌的山崖变成了瓦砾沉入江底,但人们就是不愿意相信这座古城已经沉没,就是愿意相信叠溪古城依旧还在,依旧还沉睡在叠溪海子下面。最神奇的是还有人煞有介事地画出了叠溪古城在水里的示意图,仿佛叠溪古城真的就在海子下面。

  凝望宁静的海子,遥想当年惊心动魄的几分钟,千年叠溪古城顷刻消失 ……

未来画卷

  叠溪镇位于岷江上游,九环西线上的重要节点,附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叠溪松坪沟风景区,距离茂县县城56公里。叠溪镇政府驻地较场村,平均海拔2325米。大自然给叠溪镇留下了伤痕,也带来与众不同的地质奇特景观、叠溪海子;悠久深厚的古蜀蚕丛文化、原始古朴的羌民族风情赋予叠溪镇别样风情,加上当地已成规模的宝石产业链,叠溪镇以大美风光为本、羌族文化为魂、精美珠宝为载体,集古镇景观、海子景观、茶马古道、民俗传说于一体,从九黄线上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威尼斯城网站从IP策划、空间谋划、运营策划等维度对叠溪文旅资源进行了规划,深度考虑叠溪古镇地理条件、交通状况、建筑现状和文化底蕴,将当地分散的文旅资源高度融合,以九环线旅游资源为依托,区域优势资源为基底,塑造差异性的特色IP(宝石文化+古羌文化),铸就四川乃至西南独特且唯一的宝石文旅小镇。该项目策划范围涵盖叠溪古镇片区及叠溪下海子,总策划面积2.12平方公里,约3180亩,其中陆地面积1.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01平方公里。

  依托大陆希望现有宝石资源,优化及完善宝石产业链产品,将宝石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叠溪镇由传统的一产向二三产过渡,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从宝石文化出发,进一步丰富项目地文化内涵、运营体系、旅游基础设施等,打造集宝石时尚引领地、蜀羌文化体验地、自然观光休闲地、生态度假目的地于一体的宝石文化小镇。

  目前,规划区有以叠溪海子为主的生态观光、以蚕陵广场、老街、新街为主的蜀羌文化观光、以地质博物馆为主的地质科普教育,同时还有部分餐饮休闲业态,逐渐形成目的地型旅游消费吸引力。以特色景观为基础,形成第一吸引力;以特色文化为灵魂,构筑吸引力内核;以特色活动为血肉,充实体验,延长停留时间;以特色消费为抓手,打造网红、潮牌,吸引游客,沉淀消费。

  目前,叠溪镇文化多样,以九环线为依托,区域资源为基底,通过对项目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析,挖掘出三个宝石文化故事,串联起“叠溪”“宝石”“爱情”元素,提炼出宝石中所传递的守护、思念之意,塑造差异性的“宝石+羌族文化”IP,将叠溪铸就成四川乃至西南独特且唯一的宝石文旅小镇。叠溪镇现有一些基础旅游服务及游览设施,蚕陵城墙、地址公园博物馆、乱石公园、祭祀广场、叠溪观景台等。

  借力文化特色塑魂、文化品牌赋能、文化展演活游、艺术工艺创品、IP整合价值,以蜀羌文化为背景,以宝石文化为核心,塑造宝石文旅小镇、云上玥宝石两大品牌。采用文化产业化、文化形态化、文化演绎化、文化旅游化等方式,将蜀羌文化、宝石文化植入到旅游项目,空间陈设、文创商品等,依托松坪沟旅游景区,促进景镇一体联合发展,实现“单个景点”向“全域旅游”转变,实现“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打造集宝石时尚引领地、蜀羌文化体验地、自然观光休闲地、生态度假目的地于一体的茂县文化旅游核心引擎。

  美好如你,期待与您相遇……


上一条:中元节随语

下一条:不忘初心 勇攀高峰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

威尼斯城网站